在MIT、Harvard、Stanford等名校,惡作劇是很常被聽見的,但這並不是惹人麻煩的事情,反而是值得鼓勵、充滿創意與反抗平凡的行為。
人很容易依循習慣而為,在安逸中漸漸忘記初衷,然後漸漸對夢想不再要求,而找了一個說服自己卻說服不了其他人的理由開始隨便。而這群搗蛋的人在提醒著我們應該要讓生活充滿創意,在有限的資源與環境中不斷創造,再把一次次的驚奇寫進人生經驗中,讓生命每一秒都在躍進。
在MIT這樣的行為被稱為Hack,而與我們常聽見的電腦Hack是有一樣精神的,都在有限的資源與環境中,不斷挑戰並創新。較為有名的例子有:1982年,Havard與Yale美式足球比賽中,MIT學生在廣大的球場中地上冒出一顆大氣球寫著MIT;2012年,這群Hackers把MIT Green Buidling變成巨大俄羅斯方塊遊戲機,還可以實際操作玩樂。
Michael Snively在他的部落格中分享了這樣Hack應該遵循的道德標準,我將它翻譯如下:
- 要輕巧的,不要留下證據
- 把東西歸成原樣、或是更好
- 不要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壞
- 不要偷任何東西,而如果必須借東西,一定要歸還
- 暴力法是最後無能的手段
- 不酗酒再惡作劇
- 不遺漏任何東西
- 不獨自行動
- 以上沒論述者,以常識判斷
能觀察到我們身邊有很多環境缺少這樣的精神,大家太過於沉浸於平凡安穩的生活;而如此一來,我們失去很多生活本來有的樂趣,也不懂得跳脫現有框框思考,最終會淪為沒有創造力的機器。於是,我們都需要有惡作劇精神,不是調皮,而是創造。
參考資料
-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390dae20100gsnn.html
- http://mitadmissions.org/blogs/entry/practice_safe_hacking
- http://www.cbc.ca/strombo/news/these-mit-campus-pranks-are-genius.html
- The Football Balloon: http://www.networkworld.com/article/2223507/security/30-years-later--imagine-if-the-famous-harvard-yale-football-game-balloon-prank-was-tried-th.html
- Michael Snively 文章原文: http://mitadmissions.org/blogs/entry/practice_safe_hacking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